抽烟除了有祛烦、解闷和提神的作用外,在很多时候,抽烟还可以作为一种社交的手段,起到增加友谊、联络感情、打破僵局、消除隔阂、拓宽思路的作用。烟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,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礼俗。这些烟文化平时自己抽烟无所谓,但在关键时候做错了可就丢人了。

比如我们平时常说“一火不点三烟”。这就是个抽烟时的小讲究。
“一火不点三烟”的规矩据说最早源自西方。
西方人点烟时,在为第二个人点烟后,总是把火灭掉,稍停,重新打火后再接着为其他人点烟,不会一连给三个人点烟。小小的细节令人费解,这是什么缘故呢?据说在1899年布尔战争中,有一天晚上不少士兵抽烟暴露目标而被打死,其中大多数是点燃第三支烟时被打死的。因为点前两支烟时暴露了目标并使敌人有时间发现目标、拿枪瞄准、扣动板机,所以点第三支烟时就正好被打着。因此,至今人们还忌讳点燃这倒霉的“第三支烟”。俄罗斯也是如此。
到了中国却编出了另外的说法,“三火”谐音“散伙”,所以不点。
除了这个规则外,抽烟的讲究还有许多。
敬烟

有过滤嘴的一端朝向敬烟对象(过去是将印有卷烟牌号字样的一端);不管敬烟对象有多少,都要先人后己。烟少人多时,干脆不敬烟,以免因烟少散不过来而出现尴尬局面,甚至产生误会。
敬烟时,凡在场人,不论抽烟与否,都要让到,特熟的人在一起,则另当别论,常言说,熟不拘礼嘛;递烟给对方时,应将烟包开口,弹出数支,露着上半截,由对方自己取出一支。如果在家中,可放在盒中由对方自取,等对方取好烟,自己才取出一根烟来吸。
接受敬烟

当有人向你敬烟时,应用双手接烟后先要说声谢谢;
长辈敬烟要双手捧上;
对长辈递来的烟要双手接过;
在向女客人敬烟之前,要先问对方是否抽烟,这样才不会冒昧;
对信奉伊斯兰教、基督教的人则不要敬烟;对不吸烟的客人不能“强行”劝吸。
点烟
给别人点烟要用手挡风,别人给自己递火也要自己伸手挡风。
借火
年长者向年轻者借火,年长者可先划火点烟,然后年轻者接过燃着的火柴点自己的烟;
男子向女子借火,女子不必替他点火,把火柴或打火机递给他就行了;
女子向男子借火,不论这男子是否比自己年纪大,都不能从他手中接过燃着的火柴,应由男子划着火柴或打着打火机,女子俯身就火;
借火时,应把嘴上的烟拿下来,取过对方的打火机时,再把香烟含在嘴中。
谈话
两人谈话时,当你发现对方连擦两根火柴,火柴燃尽了还不急于去点烟,(或打火机打着了欲要点烟时又轻轻地关闭)而是将目光注视着你时,那表示他对你要说的话题感兴趣,引起他高度关注。
若是他拇指与中指夹着烟,食指不停地弹烟灰,半天不抽一口烟,只是两眼注视着你,那说明他对你的谈话内容很在意,边听边在认真思考。
如果他将目光移开你,脸转向一边,眼睛也斜,双唇微启,将烟徐徐喷出,这表示他对你的言谈不能接受,故作姿态表示反感和不耐烦,他甚至将手中剩下的烟蒂狠劲地在烟灰缸上拧灭,然后漫不经心的翻看其他东西或仰望天花板,默不作声,这时候你就要知趣的及时巧妙的改变话题了。

除了这些大规矩外,还有一些抽烟上的小细节也需要注意:
1.一包烟的第一根和最后一根,一定要自己吸,这叫有头有尾,反之则是被人掐头去尾!
2.不抽断头烟,就是烟中途灭了或是因为某种原因摁熄了,就不要再去抽了。
3.你接别人给你给你烟之后,不要夹在耳朵上,一般夹在耳朵上都是留一手的人 。
4.接过别人给你烟你没看见烟盒字,不要当他的面看他给你那根香烟上的牌子,这样对别人不礼貌!
5.在妇女、儿童集中的场合、病房探视病人时,绝对不要抽烟。实在烟瘾过大,就出去抽。
6.给别人发烟的时候,一定要先给别人再给自己,要是人多,要按照从长到幼最后给自己。这叫尊老爱幼!
7.抽烟刺激气管引发咳嗽,不要随地吐痰,抽尽的烟蒂不要满地乱扔,更不要把烟头丢在别人家的花盆里或洗手池里,那是让人极其反感的行为,人家当面不说,背后可要戳断你的脊梁骨。
以上是小编用九牛二虎的洪荒之力为大家收集的社交抽烟礼仪。听说,在不同的地区,还有不同的抽烟习俗。比如腔腔大学室友的老家就禁止在烟灰缸灭烟时,将烟头直直的立在那里。据说那样叫“上香”,是很不吉利。
你们那里有什么抽烟习俗吗?欢迎留言,腔腔迫不及待地想长长见识!